疲劳的中医认识(3)

besoo2020-01-13  168

导读:中医药很早就认识到人体的疲劳问题,现在仅从以下几方面来介绍:概念及致病因素 中医称疲劳为“懈怠”、“劳倦”、“疲乏”,属“虚劳”、“虚损”范畴,认为疲劳是身体虚弱的表现,“有以劳倦,形气衰少”。虚指人体脏腑气血亏损,“精气夺则虚”。  疲劳…

疲劳的中医认识(3)



  中医药很早就认识到人体的疲劳问题,现在仅从以下几方面来介绍:概念及致病因素 中医称疲劳为“懈怠”、“劳倦”、“疲乏”,属“虚劳”、“虚损”范畴,认为疲劳是身体虚弱的表现,“有以劳倦,形气衰少”。虚指人体脏腑气血亏损,“精气夺则虚”。

  疲劳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明代医学家张介宾在《景岳全书·论虚损病源》中分析到:“劳倦不顾者,多成劳损……或劳于名利……或劳于色欲……或劳于疾病。”但最常见的原由还是“过劳”,即过度劳累。《济生方·诸虚门》认为:“五劳六伤之证……多由不能摄生,始于过用。”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劳伤是因为不能保养好身体,过度消耗体能引起的。

  分类 中医将疲劳分为“五劳”、“六极”、“七伤”:
  
  1.五劳 五劳就是五种劳损,包括肝劳、心劳、脾劳、肺劳、肾劳。《素问·宣明五气篇》对体力性疲劳归纳为五劳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过度用眼会引起视疲劳;过分懒散会使精神不振;坐的时间太长或是保持静态的时间太长而不运动,肌肉就会松软而不坚实;持续站立、行走而得不到休息,就会引起筋骨肌肉疲乏、酸软。

  2.六极 六极指疲劳引起的六种较为严重的机体病理变化,包括筋极、脉极、肉极、气极、骨极、精极。严用和《济生方·论五劳六极证治》称:“盖劳力谋虑成肝劳,应乎筋极;曲运神机成心劳,应乎脉极;意外过思成脾劳,应乎肉极;预事而忧成肺劳,应乎气极;持志节成肾劳,应乎骨极。”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www.cnleya.com/read-173230.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