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法(2)

besoo2020-01-13  104

导读:三、下法    下法,也称泻下法,是运用泻下作用的方药,通过泻下大便,以达到攻逐体内食、痰、血、湿、水等结聚目的治疗大法。本法主要适用于寒、热、燥、湿诸邪与宿食、瘀血、痰浊积水等内结的里实证。  临床应用时,根据病情缓急、病邪性质和结聚的食…

治法(2)



  三、下法
  
  下法,也称泻下法,是运用泻下作用的方药,通过泻下大便,以达到攻逐体内食、痰、血、湿、水等结聚目的治疗大法。本法主要适用于寒、热、燥、湿诸邪与宿食、瘀血、痰浊积水等内结的里实证。

  临床应用时,根据病情缓急、病邪性质和结聚的食积、水湿、瘀血等的不同,下法又分为寒下、湿下、润下、逐水、攻瘀等具体治法。无论采用何种下法,久之皆易伤人体正气,既可伤阴,又能伤阳,故下之以邪去为度,不可猛浪,凡病邪在表或半表半里者,老年体弱阴虚者,或脾胃虚弱者,以及妇人经期、妊娠期等,均应慎用或忌用。

  四、和法
  
  和法,又称和解法,是运用和解疏泄作用的方药,以祛除病邪,调整机体,扶助正气,使表里、上下、脏腑、气血和调的治疗大法。本法应用范围颇广,半表半里之少阳证,以及肝胃不和、肝脾不和、肠胃不和等诸证。

  临床上根据病邪位置和性质,以及脏腑功能失调的不同情况,和法的具体应用又分为和解少阳、舒肝和胃、调和肝脾、调和肠胃等疗法,其应用虽广,但凡邪在肌表而未入少阳者,或邪已入里而阳明热盛者,均不宜用。

  五、温法
  
  温法,又称温里法、祛寒法,是运用温热性质的方药,以达到祛除寒邪和温养阳气的治疗大法,其主要适用于寒证,治疗寒邪内侵脏腑所致的实寒证,以及阳虚而寒从中生的虚寒证等。

  临床上根据寒邪所在部位的不同,以及人体正气盛衰程度的差异,温法应用时又分为温中祛寒、温化痰饮、回阳救逆等具体疗法。由于本法所用的药物,性多温燥,则易伤血阴,故凡阴虚、血虚者,以及血热而出血者,皆当忌用。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www.cnleya.com/read-163055.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