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泄泻病理(2)

besoo2020-01-13  109

导读:4.脾肾阳虚 脾虚致泻者,一般先耗脾气,继伤脾阳,日久则脾损及肾,造成脾肾阳虚。阳气不足,脾失温煦,阴寒内盛,水谷不化,并走肠间,而致澄澈清冷,洞泄而下的脾肾阳虚泻。  病机为脾胃运化失常,清浊相干,并走大肠。  病变脏腑在脾胃:无论是外感…

小儿泄泻病理(2)



  4.脾肾阳虚 脾虚致泻者,一般先耗脾气,继伤脾阳,日久则脾损及肾,造成脾肾阳虚。阳气不足,脾失温煦,阴寒内盛,水谷不化,并走肠间,而致澄澈清冷,洞泄而下的脾肾阳虚泻。

  病机为脾胃运化失常,清浊相干,并走大肠。

  病变脏腑在脾胃:无论是外感、食伤、还是正虚,其共同的病理变化,都是脾主运化的功能失常。脾胃升降失司,精华糟粕不分,清浊合污下流,是形成泄泻的基本机制。

  病理因素为湿滞:外感暑热或风寒,皆夹湿;乳食内停酿生湿浊;脾胃虚弱湿自内生。脾喜燥恶湿,湿困中焦,运化失司,下泄作泻。

  由于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患泄泻后较成人更易于损阴伤阳发生变证。重症泄泻患儿,泻下过度,易于伤阴耗气,出现气阴两伤,甚至阴伤及阳,导致阴竭阳脫的,危重变证。若久泻不止,脾气虚弱,肝旺而生内风,可成慢惊风;脾虚失运,生化乏源,气血不足以荣养脏腑肌肤,久则可致疳病。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www.cnleya.com/read-162345.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