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痧(6)

besoo2020-01-13  135

导读:3.金不换散或珠黄散。吹喉,1日2—3次。用于咽喉糜烂化脓。  四、针灸疗法    1.主穴取风池、天柱、曲池、合谷、少商、委中,配穴取内庭、膈俞、三阴交、身柱。针刺用泻法,1日1次。用于发热、咽痛。  2.以大肠、肺、胃经穴位为主,配①少…

丹痧(6)



  3.金不换散或珠黄散。吹喉,1日2—3次。用于咽喉糜烂化脓。

  四、针灸疗法
  
  1.主穴取风池、天柱、曲池、合谷、少商、委中,配穴取内庭、膈俞、三阴交、身柱。针刺用泻法,1日1次。用于发热、咽痛。

  2.以大肠、肺、胃经穴位为主,配①少商或委中,三棱针针刺出血。②翳风、合谷。③少商、尺泽、合谷。针刺,1日1次。用于咽喉肿痛。

  [预防护理]
  
  一、预防控制传染源。对丹痧患儿隔离治疗7日,至症状消失·,咽拭子培养3次阴性,方可解除隔离。对密切接触的易感人员,隔离观察7—12天。

  切断传播途径。对患者的衣物及分泌排泄物应消毒处理。流行期间不去公共场所。患者所在场所及病室可用食醋熏蒸消毒。

  保护易感人群。疾病流行期间,对儿童集体场所经常进行消毒。易感儿童可口服板蓝根、大青叶等清热解毒中药煎剂,用于预防。

  二、护理患者病室安静舒适,空气新鲜湿润。发热时应卧床休息。饮食宜以清淡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为主,注意补给充足的水分。保持大便通畅。注意皮肤与口腔的清洁卫生,可用淡盐水或一枝黄花煎汤含漱,1日2-3次。皮肤瘙痒不可抓挠,脱皮时不可强行撕扯,以免皮肤破损感染。

  [文献摘要]《证治准绳·伤寒》:“阳毒伤寒,服药不效,魔烂皮肤,手足皮俱脱,身如涂朱,眼珠如火,躁渴欲死,脉洪大而有力,昏不知人,宜三黄石膏汤主之,或升麻栀子汤主之。”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www.cnleya.com/read-161120.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