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证(4)

besoo2020-01-13  163

导读:主方分析:生脉散为益气生津之要方。方中人参大补元气,麦冬养阴清热,五味子敛汗生津。  处方举例:黄芪10克 太子参10克 白术10克 茯苓10克 生地10克 牡蛎30克(先煎)五味子6克 麦冬10克 浮小麦30克 甘草6克    4.脾胃积…

汗证(4)



  主方分析:生脉散为益气生津之要方。方中人参大补元气,麦冬养阴清热,五味子敛汗生津。

  处方举例:黄芪10克 太子参10克 白术10克 茯苓10克 生地10克 牡蛎30克(先煎)五味子6克 麦冬10克 浮小麦30克 甘草6克
  
  4.脾胃积热
  
  治则:清热泻脾。

  主方:泻黄敬加减。

  加减:尿少,苔黄腻,加滑石10克(包煎)、车前草15克;汗渍色黄,加佩兰10克、茵陈10克;纳呆口臭,加莱菔子10克、连翘10克。

  主方分析:本方为清泄脾胃积热之要方。方中石膏、山桅清泄脾胃积热,防风疏散伙热,董香化湿和中,甘草调和诸药。

  处方举例:藿香10克 佩兰10克 生石膏30克 山栀10克 防风10克 白术10克 茯苓10克 牡蛎10克(先煎)连翘10克 甘草6克
  
  【中成药】
  
  1.清身仗冲剂 每日3次,每次1包冲服。适用于气阴两虚。

  2.龙牡壮骨冲剂 每日2次,每次1包冲服。

  用于各类汗证,对有佝偻病患儿更合适。

  3.黄芪止汗冲剂 每日2次,每次1包冲服。

  适用于营卫不和。

  【简便方】
  
  1.碧桃干10克,糯稻根15克,红枣10枚,水煎服。用于各类汗证。

  2.浮小麦、麻黄根各15克,凤凰衣10克,水煎服。用于各类汗证。

  3.五倍子粉适量,温水或醋调成糊状,每晚临睡前敷脐中,用橡皮膏固定。用于盗汗。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www.cnleya.com/read-160203.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