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专家:幸福感受50%由遗传决定

besoo2020-01-13  308

导读:心理专家澄清“幸福”五惑 新快报讯 记者 李文 报道 在日前的广州讲坛上,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从心理学专业的角度,澄清了人们对于“幸福”的几种误解。幸福一定要有钱?彭凯平讲到,国外研究表明,人均GDP在30…

心理专家:幸福感受50%由遗传决定

心理专家澄清“幸福”五惑

新快报讯 记者 李文 报道 在日前的广州讲坛上,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从心理学专业的角度,澄清了人们对于“幸福”的几种误解。

幸福一定要有钱?彭凯平讲到,国外研究表明,人均GDP在3000美元以下,幸福感跟收入挂钩,收入越高越幸福;但年收入超过3000美元后,幸福感跟金钱就没有必然联系了,人们会更多地关注社会公平、人的心理状况等。他说,中国在2008年就迈过了这个现代化门槛,现在自杀多发等幸福感不强的表现,都是一种“现代病”,是达到上述标准后必然要遇到的,“美国也有,法国也有,只不过他们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已经完成了变化”。

要幸福就要牺牲、奉献?彭凯平说,恰恰相反,“美国研究表明,快乐的大学生与不快乐的相比,毕业以后收入要高25000美元”。同时,幸福的感受还能延长人的寿命,国外研究表明,幸福感让人平均多活7.5年,让人得冠心病的风险降低一半以上,得癌症的概率降25%。

生存就是弱肉强食,“幸福”是奢谈?彭凯平说,这是因为人们太过相信“适者生存”、“丛林法则”,而这个理论在上世纪后期就受到很多批评,一些假设和理论有可能是错误的,人的进化可能还要受异性选择、文化因素等的影响。

饿了有饭、困了有床,就是幸福?彭凯平说,人的生理需求满足后,还要与人沟通、有文化因素,才能感受到快乐、幸福。他笑称:“你上厕所不一定幸福,但边上厕所边听音乐,就可能感到幸福。”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www.cnleya.com/read-158086.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