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行吐衄

besoo2020-01-13  154

导读:【概述】  每逢经期或经行前后发生周期性吐血或衄血者,称为“经行吐衄”,又称“倒经”,以青春期少女多见,亦可见于育龄期妇女。本病中医治疗预后较好。  本病属中医经行诸证范畴,相当于西医的“代偿性月经”。  【病因病理】    本病主要机理多…

经行吐衄

【概述】

  每逢经期或经行前后发生周期性吐血或衄血者,称为“经行吐衄”,又称“倒经”,以青春期少女多见,亦可见于育龄期妇女。本病中医治疗预后较好。

  本病属中医经行诸证范畴,相当于西医的“代偿性月经”。

  【病因病理】
  
  本病主要机理多为血热而冲脉之气上逆,迫血妄行所致。

  1.肝经郁火 素郁多怒,久而化火,迫血妄行。

  2.肺肾阴虚 平素肺肾阴虚,又过食辛燥药食,灼津伤络,经行冲气上逆,迫血妄行,以致经行吐衄。

  【诊断要点】
  
  1.根据吐衄与月经周期有关,常发生在经前或经期,经后吐衄自止。

  2.经行吐衄也可伴发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

  3.需与支气管扩张、肺部结核、肺部肿瘤和鼻部疾病相鉴别。

  【辩证分型】
  
  1.肝经郁火 经前或经期吐血或衄血,量多色鲜红。经行量多,烦躁易怒,头昏且胀,口苦胁胀。苔黄,舌红,脉弦数。

  2.肺肾阴虚 经行吐衄,量少,色红。经行量少,常感头晕耳鸣,手足心热,颧红潮热,干咳咽燥。

  舌红或绛,苔花剥或无苔,脉细数。

  【分型治疗】
  
  1.肝经郁火
  
  治法:清肝泻火,调经止衄。

  方药:清肝引经汤加减。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www.cnleya.com/read-155480.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