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秃不能吃什么食物

besoo2020-01-13  181

导读:一、斑秃不能吃什么食物 二、斑秃食疗方三、斑秃早期有哪些症状斑秃不能吃什么食物1、斑秃不能吃什么食物忌辛辣刺激性食物韭菜、榨菜、辣椒、咖啡、辛辣调味品等都是会助长火热上炎,伤阴耗血的,会使得头发失去滋润和营养而焦枯易落,就会引起斑秃…

斑秃不能吃什么食物

文章目录

一、斑秃不能吃什么食物
二、斑秃食疗方
三、斑秃早期有哪些症状

斑秃不能吃什么食物

1、斑秃不能吃什么食物

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韭菜、榨菜、辣椒、咖啡、辛辣调味品等都是会助长火热上炎,伤阴耗血的,会使得头发失去滋润和营养而焦枯易落,就会引起斑秃或是加重病情。

忌过多食用油腻食物

肥肉富含动物性脂肪,如果过多食用这样的油腻食物,容易出现脂肪代谢障碍,堆积在皮下的脂肪因而增厚。而且皮腺脂分泌过盛,会导致皮脂外溢,影响毛囊功能,从而使得头发更容易脱落。

忌过食糖类饮食

过多的食用糖类食物,甜食会在体内代谢过程中生成大量酸性物质,会阻碍头发的生长,加重斑秃的情况。

忌烟、酒

出现斑秃的人应忌烟、酒,抽烟喝酒或是不正常的起居饮食,会使得血液循环至头皮微血管的功能受到影响,从而对头发产生不利影响,影响斑秃的恢复甚至是加重。

湿热内盛者忌温补

斑秃患者虽然大都有肝肾亏虚之证,但是若有湿热内盛,则宜先清湿热,再是补益肝肾。如果盲目进补,会使得湿热无法去除,从而导致火毒内炽,进一步伤津耗血,加重病情。

2、斑秃吃什么食物好

多吃蔬菜和水果

妇女容易脱发的因素之一是血液中含有酸性毒素,长期过量食用糖类和脂肪类食物,使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乳酸、丙酮酸、碳酸等酸性物质滞留体内,产生酸毒素。所以要少吃肝类、肉类等食品,因这些食品中的酸性物质容易引起酸毒素过多。蔬菜和水果是碱性食物,能中和酸性毒素,可以适当多吃。

补充植物蛋白

女性头发的光泽与甲状腺的作用有关,补碘能增强甲状腺的功能,有利于头发健美。脱发女性可多吃海带、紫菜、牡蛎等食品。另外,患者应多吃大豆、黑芝麻、玉米等富含蛋氨酸、胱氨酸的食品。

补充铁质

根据科学家研究,脱发妇女中,缺铁者占30%,因此,患者要多吃含铁质丰富的食物,如黄豆、黑豆、蛋类、带鱼、虾、熟花生、菠菜、鲤鱼、香蕉、胡萝卜、马铃薯等。

3、斑秃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气血不足:“发为血之余”,先天禀赋不足或大病、久病、产后,气血耗损过多,气虚则血液难生而失其温煦肌肤、外合皮毛之功能,以致毛根空虚,故成斑秃。

瘀阻发窍: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可成为致病因素,若因气滞郁结过久,或不慎跌仆外伤或因久病等导致瘀血阻滞血络,发窍空虚,失其濡养,以致新血不能养发,故斑发脱落。

血热生风:禀赋素虚或平时嗜食辛热、炙赙之品,或因情志忧郁,日久化火,耗损阴血,血热生风,风热随气上窜于巅顶,风盛血燥,毛根得不到阴血的濡养而突发斑秃。

肝肾亏损:郁思恼怒,内伤于肝,气机阻滞,血运受碍。又肝为风木之脏,赖肾水以滋养,肾主精,肝藏血,精血同源,肝肾精血充足,则头发光亮,肝肾亏损,精不化血,则发生长乏源,故成斑片脱落。

斑秃食疗方

柏枝(干药)、椒仁、半夏各90克。将药加水500毫升,煎至250毫升,入蜜少许,再煎1--2沸。用时人生姜汁少许,调匀,擦无发处,每日2次。

斑蝥5个,苦参20克,红花15克,白酒50毫升,浸3周即为斑红酒,用酒搽患处,一般用20天见效。

鸡内金(研末)10克,沸水冲泡当茶饮,1日2次,用15天可见新生毛发。

斑秃早期有哪些症状

斑秃可发生在从婴儿到老人的任何年龄,但以中年人较多,性别差异不明显。斑秃长于无意中发现或被他人发现,无自觉症状,少数病例在发病初期患处可有轻度异常感觉。

初起为1个或数个边界清楚的圆形或椭圆形脱发区,直戏约1~2cm更大。脱发区的边缘处常有一些松而易脱的头发,有的已经折断,近侧端的毛往往萎缩。如将该毛发拔出,可以看到该毛发上粗下细而像惊叹号,且下部的毛发色素也脱失。

这种现象是进展期的征象。脱发现象继续增多,每片亦扩展,可互相融合形成不规则形。如继续进展可以全秃。严重者眉毛、睫毛、腋毛、阴毛和全身毳毛也都脱落,即为普秃。

脱发也可停止,此时脱发区范围不再扩大,边缘毛发也较牢固,不易拔出,经过若干大,边缘毛发也较牢固,不易拔出,经过若干月份,毛发可逐渐或迅速长出。也有的病人先长出白色茸毛,以后逐渐变粗变黑,长长,成为正常头发。

脱发的头皮正常,光滑,无炎症现象,有时看上去较薄稍凹,这是由于头发和发根消失之故,而非真正头皮变薄。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www.cnleya.com/read-15532.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