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三百忌(4)

besoo2020-01-13  152

导读:即使适当的糖,在吃时也有几点禁忌:  一、忌饭前食糖,因糖能刺激胃的消化腺,引起消化液的大量分泌,严重时可导致食欲不振。  二、忌睡前食糖,不少糖果含有咖啡与可可,这些东西能兴奋神经影响睡眠,另外对保护牙齿也不利。  三、忌食变质的糖,酸败…

饮食三百忌(4)

即使适当的糖,在吃时也有几点禁忌:


  一、忌饭前食糖,因糖能刺激胃的消化腺,引起消化液的大量分泌,严重时可导致食欲不振。

  二、忌睡前食糖,不少糖果含有咖啡与可可,这些东西能兴奋神经影响睡眠,另外对保护牙齿也不利。

  三、忌食变质的糖,酸败的糖果能引起疾病。

  四、忌把糖长久地含在口中,这会限制唾液中化学物质对细菌产酸的中和作用,又易助长口腔中细菌的繁殖,易造成口臭与龋齿。

  五、忌食糖后不漱口、刷牙。人的口腔内有一种乳酸杆菌,它在糖的作用下会很快生长繁殖,时间长了可能引起龋齿。所以,吃糖后应马上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六、皮肤感染的患者忌食糖,吃糖能促进血糖升高,血糖可促进葡萄球菌生长繁殖,造成皮肤感染经常复发,久治不愈。因此,患有脓疤疮、化脓性疖肿等皮肤感染的患者忌吃糖。

  忌过多吃糖精
  
  糖精是用化学方法合成的一种甜味剂,它的主要成分是糖精钠。

  糖精的甜度相当于蔗糖的500 倍,但糖精对人体没有什么益处,吃下后又不会被人体所吸收,大部分原样从尿中排出。

  由于糖精在生产过程中不易提纯,有些杂质,如一些重金属、氨化合物、砷等不易除尽。这些杂质,如进入体内,对胃、肾、膀胱的粘膜有一定刺激作用。长期与多量食用糖精,有害物质在体内积累,就会引起慢性中毒,如恶心、呕吐、腹胀、尿少等症状。

  近年来,国内发现有些人吃了过多糖精引起血小板减少而致大出血的现象,也有食用过量糖精而发生急性中毒,口吐白沫,不省人事者,经检查发现,脑、心、肺、肾都受严重损害。

  糖精有否致癌作用,目前有人试验用5 %糖精掺入饲料饲养大鼠,发现本代与下一代子宫癌、膀胱癌有增高趋势,但在人体试验上未取得证明。为了保证使用安全,我国政府有关部门规定在食品,如果汁、酒、糕点、酱菜中最大使用量以不超过0.15 ‰为宜,特别是婴儿、幼儿的食品中,禁用糖精,以防不好后果。

  忌食生蜜
  
  我国南方诸省,如云南、广西、福建、广东、湖南等地,常有食用生蜜引起中毒的事故,其原因与植物花蜜中所含的毒素有关,例如卫矛科雷公藤属的雷公藤及卫矛科昆明山海棠,杜鹃花科植物南烛花等,这些植物的花蜜中都含有剧毒的生物碱。

  食用雷公藤与昆明山海棠的生蜜,引起口中干苦、唇舌麻木、头痛乏力、四肢酸麻、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的症状,也是常见。重症者还出现柏泊样便、心悸胸闷、肾区叩痛、血压降低、心率缓慢,伴有肝肿大、蛋白尿等现象。

  食入杜鹃花属含毒的生蜜,几分钟后即发病,中毒者呈醉汉状、疲乏无力、头晕目眩、呕吐恶心、视力模糊等。

  所谓生蜜是指未经加工过的,从蜂场上直接购来的蜂蜜。一般市场上出售的蜂蜜及其制品,均经加工处理,并经食品卫生检验,可安全食用。

  这里值得提出的是一周岁内的儿童,由于肠道内微生物生态平衡不稳定,微生物抗肉毒杆菌的屏障尚未形成,喂食了蜂蜜后,有的会发生无力吃奶、无力抬头、哭声低微等中毒症。这是由于蜂蜜中有着肉毒杆菌芽孢,这种细菌又产生很强的外毒素——肉毒毒素,目前国内外蜂蜜生产工艺过程中还无法破坏这种芽孢,这就使它在婴儿肠道内产生毒素致病。因此,一周岁内的婴儿,最好别喂食蜂蜜,以免肉毒中毒。

  忌食发霉的食物
  
  食物发霉后,不仅改变了色、香、昧,降低了食物质量,而且由于霉菌毒素直接侵入人体,导致病变。在目前已发现的一百多种霉菌毒素中,以黄曲霉毒素毒性最强,对人体危害也最大。

  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菌的一种代谢产物,极易污染稻谷、玉米、花生等粮油食物,它的毒性是氰化物的80 倍,敌敌畏的100 倍。黄曲霉毒素通过消化系统进入体内,便会引起肝脏的急性病变。目前国际上公认它是最强的化学致癌物之一,据非洲、东南亚一些国家、地区调查,凡食品被黄曲霉毒素污染严重的地方,肝癌发病率最高。此外还会引起肾、胃、脑等部位的癌肿。

  黄曲霉毒素十分耐热(可达270 ℃的高温),故一般烹调加工难以彻底去毒。黄曲霉菌在温度28 ℃至32 ℃,相对湿度85 %以上的环境下最易繁殖、产毒。

  目前清除粮油中黄曲霉毒素一般采用碱炼法,即用氢氧化钠(烧碱)、苛性碱钠,使黄曲霉毒素变为蚕豆酸钠盐,能溶于水而被水洗掉,达到去毒目的。其次,采用活性白土吸附法,即用活性白土把油中黄曲霉毒素吸附到表面孔洞中,并将吸附毒素后的白土残渣沉淀或过滤,以清除油中的毒素。

  第三种方法是加盐加热爆锅法,把炒菜用的油加热至冒出青烟,再把炒菜需用的食盐加油中爆锅半分钟,最后倒人要炒的菜或其他食品,这样去毒效果达95 %以上。特别是由于食盐中含有氯化钠与其他多种元素,在一定温度作用下也能破坏黄曲霉毒素。但是,许多食物一经霉变宁可倒掉,不可贪食。

  忌食熏烤的食物
  
  熏烤的食物在熏烤过程中,由于完全暴露在高温下,因而都会发生一定的化学变化。其中的一些蛋白质将转变为致癌物3,4 一苯并芘。这种有毒的物质一进入人体,就会易导致细胞癌变。据科学实验证明,一磅烤好的牛排含有3,4 一苯并芘的量比三百支香烟中含的还要多。羊肉的脂肪滴落在炭火中燃烧而成的烟中,就含有大量的3,4 —苯并芘。

  目前许多城市里风行吃烤羊肉串,殊不知在烤羊肉串里潜含着致癌物3,4 一苯并芘,它就是烤羊肉用的焦炭在燃烧时产生的。据卫生防疫部门抽样检测表明,有烟情况下熏制的羊肉中3,4 一苯并芘含量高达4 微克/ 公斤,是国际最高限量的四倍。羊肉串还寄生着旋毛虫,肉眼看不见,得了旋毛虫病死亡率高的达30 %,且常因与感冒、风湿、伤寒、肾炎病情相混淆而延耽了治疗时间,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必须十分谨慎。

  经科学实验证明,凡经熏烤物质含有3,4 一苯并芘的成分的,就不宜食用,因为这种致癌物能使几乎100 %的动物出现癌肿。

  忌食油炸的食物
  
  油条、油饼、油粿等油炸食物如今几乎已成了不少人家早餐的食物,这些食物香脆可口,含脂肪也多,吃起来十分方便。但是,如果经常吃这些油炸食物,对身体显然有害,不宜常食用。

  这是由于油炸食物吃多了不易消化与吸收,影响食欲,更主要的是由于油炸食物经过高温加热,使食物和油脂中的维生素A 、B 、C 、E 遭到破坏,降低了食品的营养价值,而油脂中产生的有毒物质摄入人体内被吸收,在体内酶的作用下显出毒性,不仅会引起中毒,出现消化道炎症、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蛋白质高的熏肉食物,油炸后会使食品表面变硬,有的被烧焦,蛋白质的氨基酸烧焦后,会产生一种较强的致癌物质一Y 一氨甲基衍生物,常吃这类有毒物质,就易增加胃肠癌症的发病的机会。再者,油炸食物较坚硬,吃后不易消化,尤其是儿童、老年人与患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的人,因胃功能较差,更忌多吃、常吃,以免引起病变。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www.cnleya.com/read-145572.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