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内耳性眩晕秘方(3)

besoo2020-01-13  146

导读:【方解】本方是《伤寒论》中之吴茱萸汤与苓桂术甘汤合方。前者有温中散寒、降逆止呕作用,后者有健脾渗湿化痰饮之力。两方合用即成“吴苓汤”,共奏补虚温中、健脾渗湿、祛痰之功。【主治】美尼尔氏综合征。【疗效】屡用卓效,一般服药1~3剂即愈。【附记】…

治内耳性眩晕秘方(3)

【方解】本方是《伤寒论》中之吴茱萸汤与苓桂术甘汤合方。前者有温中散寒、降逆止呕作用,后者有健脾渗湿化痰饮之力。两方合用即成“吴苓汤”,共奏补虚温中、健脾渗湿、祛痰之功。

【主治】美尼尔氏综合征。

【疗效】屡用卓效,一般服药1~3剂即愈。

【附记】本方不仅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效佳,而且用治幽门梗阻(属机能性的)、溃疡病、高血压病、神经功能性头痛、肠道蛔虫、急性肠胃炎等因中焦虚寒痰饮所致的多种疾病均有一定疗效。吴茱萸用量宜大。

2.4 止眩除晕汤

【来源】王忠民,《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半夏12克,车前子(包煎)、牡蛎(先煎)各30克,桂枝、泽兰、陈皮各15克,川牛膝、生姜各12克,白术20克,丹参、茯苓各24克,琥珀6克(研末,冲服)。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

【功用】化痰,利湿,祛瘀。

【方解】方中半夏、陈皮、生姜化痰止呕;茯苓、白术、车前子健脾化湿利水;泽兰、丹参、桂枝、琥珀、牛膝不仅活血祛瘀,改善耳窝血循环,更兼利水消肿,改善和调节毛细血管的渗透性;配牡蛎以镇静、降逆。综观全方,本方对扩张血管、加快血流、促进体液循环、利尿镇静均有一定的作用。

【主治】耳源性眩晕。

【加减】呕吐频繁,重用生姜,加代赭石;面色苍白,汗出无力,加人参、黄芪。

【疗效】治疗64例,均获痊愈,平均服药5~6剂。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www.cnleya.com/read-144272.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