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式太极拳“实脚转”原则(2)

besoo2020-01-13  94

导读:2005年下半年,上海傅宗文先生的弟子奚桂忠写了一本《杨式太极拳学练释疑》一书,专门就揽雀尾变单鞭“实脚转身”的问题,谈了他自己的看法。他说:“目前流行的传统杨式太极拳是由杨公澄甫定型的,但杨公之拳应分为两个时期(宜以1928年为界),其拳…

杨式太极拳“实脚转”原则(2)

2005年下半年,上海傅宗文先生的弟子奚桂忠写了一本《杨式太极拳学练释疑》一书,专门就揽雀尾变单鞭“实脚转身”的问题,谈了他自己的看法。他说:“目前流行的传统杨式太极拳是由杨公澄甫定型的,但杨公之拳应分为两个时期(宜以1928年为界),其拳照和练法前后自然会有所不同。诚如杨公在《太极拳体用全书》中所说:‘翻阅十数年前之功架,又复不及近日。’对一个拳师来说,不断提高拳艺,改进拳技,是非常正常和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现象。但他们都是真正的杨式太极拳,因此不能说谁对谁错,更不宜说‘实脚转换是杨式太极拳正宗与否的试金石或分水岭’。只不过是虚脚转在前,实脚转在后而已。1963年3月。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了由傅宗文演述、周元龙笔录、顾留馨审校的《杨式太极拳》一书。此书一出,即引起了虚脚碾转的“十八图风波”。因为傅宗文老师平时教学生都是实脚转换,而且经常强调实脚转的好处。


太极养生


而书中的十八图却画成了虚脚转换,傅老师发现这个问题后,寝食不安,怕此书广泛发行流传而误人子弟,并影响杨家太极拳以至杨澄甫的声誉,就主动联系负责审校的顾留馨,慎重提出要求更正。然而此书因种种原因而未能纠正,这成了傅老师的一块心病。后顾留馨老师在《太极拳术》一书中,纠正了“虚腿转”的练法(见顾留馨《太极拳术》,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第一一五页)强调由揽雀尾变单鞭时“切记右脚重心不变”的告诫,况且从八十五式传统套路的整个拳架中,身体向左右改变方向时,强调实脚碾转的地方就有三十多处,除揽雀尾变单鞭是“实腿碾转”外,提手上势、白鹤亮翅、左右搂膝拗步、进步搬拦捶、斜飞式、撇身捶、上步揽雀尾、云手、进步栽捶、左右打虎势,双峰贯耳接转身左蹬脚,左蹬脚变转身右蹬脚,扇通背变转身撇身捶,玉女穿梭,转身白蛇吐信,十字腿、指裆捶,转身摆莲腿,十字手变抱虎归山,抱虎归山变肘底看捶,左分脚变转身左蹬脚,撇身捶变搬拦捶,搬拦捶变右蹬脚,左穿掌变十字腿,下势变金鸡独立,如封似闭变十字手等动作,都是实腿(脚)转身。五个野马分鬃和四个玉女穿梭动作之间的转换,也都是实脚碾转。实脚转的动作超过整个拳架动作的三分之二,可以说凡是转身动作几乎都是“实脚碾转”。实脚转身成了杨澄甫晚年拳架动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和行功的重要原则。至于杨澄甫晚年的架子为什么要这样改,他自己没有说。跟随杨澄甫时间最长、堪称当代杨式太极魁首的傅宗文老师也没有说。后来,傅老的弟子中有人总结了“实腿碾转”的六大好处。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www.cnleya.com/read-135387.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