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邱兴华杀人案谈起

besoo2020-01-14  245

导读:乐雅养生网导读:人格障碍指的是一个人的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使其形成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这种模式显著偏离特定的文化背景和一般认知方式(尤其在待人接物方面),明显影响其社会功能与职业功能,以致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环…

由邱兴华杀人案谈起

乐雅养生网导读:人格障碍指的是一个人的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使其形成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这种模式显著偏离特定的文化背景和一般认知方式(尤其在待人接物方面),明显影响其社会功能与职业功能,以致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环境。患者自己也为此感到痛苦。……

2006年7月6日,陕西汉阴县铁瓦殿发生特大杀人案,47岁的中年男子邱兴华一夜之间连续杀害10个人,甚至连一个年仅12岁的儿童都不放过。在逃亡途中,邱兴华又恩将仇报将一名好心帮助他的人砍死。2006年8月19日,邱兴华被捕获,10月19日陕西省安康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他进行公审。

事发后,有些精神病专家认为邱兴华有精神病,而另一些心理学专家则认为邱兴华属于人格障碍,不是重性精神患者。抛开这个案子的争论不谈,究竟什么是人格障碍,什么是精神分裂症?这两者有何区别呢?

人格障碍——

长期演化的异常行为模式

人格障碍指的是一个人的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使其形成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这种模式显著偏离特定的文化背景和一般认知方式(尤其在待人接物方面),明显影响其社会功能与职业功能,以致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环境。患者自己也为此感到痛苦。

患有人格障碍的人,虽然无智能障碍,但不能适应社会的行为模式难以矫正,仅少数患者在成年后可有程度上的减轻。如果人格的偏离是由躯体疾病(如脑病、脑外伤、慢性酒精中毒)所致,或继发于各种精神障碍,则应称为人格改变。

人格障碍通常开始于童年期或青少年期,并长期持续发展至成年或终身。由此不难理解,人格障碍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往往要经历一个长期发展、演化的过程,最后自成体系,形成固化的思维、行为模式。就临床而言,在患者身上很难发现较为明显确切的、类似于楚汉交界样的时间界限。也就是说,患者的思维、行为模式,不可能出现大起大落、截然不同的变化。

精神分裂——

思维行为的明显异常变化

与人格障碍不同,精神分裂症则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患者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通常意识清晰,智能尚好,有的患者可出现认知功能损害。精神分裂症的自然病程多呈反复加重或恶化,但部分患者可一直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状态。

除了单纯型精神分裂症的病程是2年外,其他精神分裂症均只要求在1个月以上。不管是何种类型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患病前后的表现会有明显的变化过程。与患者最接近的人,一般都能感觉到这种异常变化。但由于许多人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常会把这种变化归咎于客观背景和性格。等到疾病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才意识到是患者的精神出了问题。

一般而言,在疾病发作阶段,精神分裂症患者(智能缺陷患者除外)原始的、最基本的自我保护能力并不会随之消失殆尽。相反,有时为了使某一个病态的思维得到贯彻,有的患者还会强化原有的自我保护能力。如1987年3月30日,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名叫辛克利的美国青年,在华盛顿开枪打伤了当时的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辛克利为了实施这个计划,花了整整5个月的时间来做准备。试想,如果辛克利没有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要刺杀像里根总统这样的大人物,显然是不可想象的事。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人格障碍与精神分裂症不管在病因、临床表现、病程、治疗及预后方面都是截然不同的。要明确诊断,往往需要全面掌握患者的信息资料,包括家庭状况(尤其要注意是否存在精神病的阳性家族史),患者的成长过程、教育背景、环境因素,一贯的处世行为方式、出现异常的临床表现和时间界限,本身对精神异常的态度等。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www.cnleya.com/read-380452.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